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992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9924 15
前言,一个“小黑”购买者的困惑......
  小黄作为
IBM笔记本的忠实黑粉,想在最近购买一台IBM笔记本,当然,迅驰4平台是必须的,至于是全能商务的T系列,还是超级便携的X系列,则依旧在考虑中。不过最让小黄头疼的问题还不在此,究竟该买ThinkPad笔记本的行货还是水货呢?形形色色的水货充斥着市场,相比行货来说,超低的价格充满了诱惑力;但是同时,水货IBM笔记本的保修问题却又让人望而却步,究竟是以高价买个放心,还是用超值来赌一把人品呢?
一,多姿多彩应有尽有 ThinkPad水货全面曝光

  水货,不是假货,而是相对于行货而言的一块灰色地带。
水货Thinkpad笔记本是指将原本销往其他地区的产品,被人偷偷运输到大陆地区来销售,产品的出身和大陆行货没有区别,只是销售渠道被人为改变,售后服务方面有一定的区别。Thinkpad水货笔记本按照原本销售地区来说,机器型号前的字母就能说明一切,比如[H]代表销往地为香港,[A]代表销往地为新加坡,代表销往地为美国,[T]代表销往地为台湾地区。
  饱受诟病的除了联想 接手Thinkpad后“小黑”的品质问题,比如“飞线事件”等等,最严重的就要数联想 在全球奉行“因地制宜”的价格政策,最让人不可接受的是全球最贵的
]Thinkpad笔记本居然就是在它的生产国--中国大陆。2007年暑期,Thinkpad T61刚上架时有人曾进行过对比,发现配置相差无几的同型号Thinkpad T61,中国大陆地区售价(43599元)居然要比美国售价(26700元)高达将近2万元之多。因此,也难怪有人在面对水货Thinkpad的售后无保障问题这样说:“小黑质量过硬,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就算是出了问题,买行货的价格都够再买一部新的水货了。”

网友制作的
Thinkpad T61(7663 MC2)的各国报价对比,特地增加了10%的关税
  笔记本水货曾经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盛行不衰,三星 、惠普 等品牌都出现过水货的身影,但随着其产品价格的下降,水货利润空间逐渐减少,也都慢慢地消失了。而目前只有Thinkpad笔记本的高端笔记本价格仍居高不下,所以ThinkPad水货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日益壮大。目前国内的水货来源地也是相当复杂,香港由于地域和保修的优势,港版在水货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价格方面各位有优势的美国和新加坡版ThinkPad,在国内的水货市场也是绝对的主力。

二,追根溯源 ThinkPad差价如此之高为哪般

  接下来,我们就要深入的探究一下,为什么同样都是联想 的
Thinkpad笔记本,却在全球各地奉行差别如此直大的价格政策呢?如果说考虑到了当地的收入水平因素后,为什么在购买力并不强大的中国大陆地区反而售价最高呢?
  首先,历史原因非常重要。IBM 时期的Thinkpad,美国和中国的价格差别更大,官税只是其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响因素。因为IBM 的PC业务进入中国较早,给国人留下了一个近似于“神话”的印象,因此IBM 将Thinkpad在国内笔记本市场定位于高端甚至超高端,和今天的“薄利政策”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成本和售价完全无法联系起来。当然,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那时的
Thinkpad笔记本的确有着很多其他品牌产品上并不具备的特质,比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点)、ThinkLight键盘灯、全尺寸键盘和APS(ActiveProtectionSystem,主动保护系统)等等,因此这种霸气的价格并未引起太多非议,反而缔造了一代经典的传奇。
  在联想 接手Thinkpad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原本ThinkPad笔记本在北美的定位不过是中端的商务品牌,由于其无论新品反应速度还是价格方面的优势,都远不如竞争对手惠普 和戴尔 ,因而在北美市场其市场份额一再畏缩,为了能够在北美重振山河,ThinkPad采取了激烈的价格战,以低价来冲击北美等几个重点市场,造成了北美等市场ThinkPad笔记本出奇的低价。
  而在国内,由于联想 自有品牌在高中低端全面开花,同时ThinkPad的高端形象在国内依旧根深蒂固,在此情况下,
ThinkPad笔记本自然毫无理由放弃已经到嘴的利润。同时,由于ThinkPad在国内的主要还是三类客户:一是政府及行业客户,二是有钱人,只在乎服务不在乎价格的,三是不懂行,迷信ThinkPad的。对于此类用户,他们对于价格都并不敏感,用销量的适度牺牲换取最大的利润,这也就成了联想 当然的选择。

三,黑幕曝光 行货庞大差价当真落入联想 腰包?

  在上文中,我们剖析了Thinkpad中美差价的原因,但都流于表面,似乎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接下来,让我们从一些零碎的坊间闲话中一窥其中的要义。

  尽管PC业务排在全球第四的位置上,可笔记本业务在美国市场连前六都进不了。因此,联想 首先要做的不是保证高利润,而是争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走“平价路线”是提高市占率必不可少的路线。此前,网上有位Thinkpad的经销商针对“差价近2万”的传言申辩,首先将报价43599元的Thinkpad T61的实际成交价定为36000元,这动辄就7000元到8000元的浮动价格真够令人咋舌的......难道是为了专门宰那种买东西从来都不还价的“二百五”顾客吗?答案是肯定的。据很多Thinkpad笔记本经销商披露,被神化的Thinkpad笔记本的价格虽然水分很大,但关键的一点是它卖得越贵就越有人把它当作身份的象征。很多迷信Thinkpad的顾客购买ThinkPad时都点名要配置最高的型号,只为了拿出去有面子而已。
  虽然大部分网友将矛头指向联想 国内外的定价策略,但是也行业内也有另一种声音:Thinkpad中外巨大的差价并非由于联想 ,而是由于联想 的大代理商。在“哭脸曲线”中一头是联想 ,一头是终端经销商,二者得到的利润都比较有限,而位于二者中间的大代理商才是真正获利颇丰的一方,由于
ThinkPad笔记本给了大代理商相当宽松的。
四,大牌还能挺多久 浅谈差价对ThinkPad的影响
  差价问题究竟是联想 营销策略的过人之处,还是一个巨大的败笔,我们都不得而知,只知道问题的复杂性远非我们可以全面洞悉的。直观的看起来,联想 将Thinkpad在国内定位如此之高,主要有赖于联想 在国内强大的渠道队伍,大宗的行业采购对产品的品质的关注要多于价格,而高利润又能维持一个企业的鲜活的生命力,有助于其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去,这对用户来说是一个好事。
  然而,负面效应却是广为大家所讨论的,最典型的就要算是各路水货冲击行货的销售。在这个问题上,有种观点认为这是联想 在玩弄“欲擒故纵”的小伎俩而已--反正行货的价格是虚高,“坑一个算一个”足矣。若是如此以来,行货价格的居高不下能推动水货的销售也没有什么不妥,反正水货也是联想 出品,只是利润少了点而已,可却能养活一大群水货商家,如此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更能令自己的产品成为受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可是,谁又能控制舆论的导向?在如今这个网络暴民横行的时代,任何一点星火都能演变成一场可以燎原的大火,津津乐道的话题外面那层皇帝的新衣一旦被众人识破,色厉内荏Thinkpad笔记本究竟该如何收场呢?Thinkpad是联想 用来提升品牌形象的有力武器,可千万不要反而败坏了联想 的名声。在刚刚结束的“影响中国2007腾讯网络盛典”中,联想 的Thinkpad被评为最佳品牌之一,其坚固、可靠的Thinkpad T61被评为最佳笔记本,是高性能商务笔记本的典范,而排名第二的最佳笔记本也是来自Thinkpad的X61--如此可见,在很多人眼里江河日下的Thinkpad笔记本还是国内最具人气的品牌。但民心的向背并不应该成为被厂商利用的心理攻势,而应该转变为最广大用户的报答,在这其中最实惠的东西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价格。

评论 15

handsome911_199  V3+  发表于 2008-10-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写得很有道理
幸亏没去做那二百五,但是钱还是被联想这鸟赚到了
enigmastudio  V3+  发表于 2008-10-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不错支持一下
cn.cn  V3+  发表于 2008-10-1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shb1987    发表于 2008-10-10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恨鸟不成钢  V3+  发表于 2008-10-1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江的帖子怎么也要顶一下的
543gu1k1    发表于 2008-10-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cn.cn  V3+  发表于 2008-10-1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关注中
enigmastudio  V3+  发表于 2008-10-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好......
enigmastudio  V3+  发表于 2008-10-1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shb1987 的帖子

难道Thinkpad 不是联想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1

粉丝

25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4-9-30 22:29 , Processed in 0.0911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