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40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2007年10月,全球PC领导品牌联想ThinkPad成功跨越15年。联想全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庆祝其15岁生日。ThinkPad作为过去二十年里全球最为杰出的个人计算机设备之一,自1992年诞生以来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共出售了三千多万台,荣获了超过1000个设计及技术大奖,这在世界所有笔记本品牌中独占鳌头。


而2004年并入联想,更使ThinkPad这个传奇PC品牌再次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
  ThinkPad从联想再出发
  自IBM时代就从事Think业务至今长达十年之久的联想中国区笔记本营销总经理仪晓辉认为,Think产品(包括ThinkPad和ThinkCentre)只是IBM的一小部分业务,这和Think在联想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在过去 “ThinkPad”隐藏在幕后。而联想时代,一切有了变化。“联想无疑更专注在PC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杯"帆船赛上,ThinkPad作为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不仅对参赛船只进行冠名,而且还为此次帆船赛的媒体中心和相关运营赛事部门提供60余部ThinkPad笔记本电脑,为赛事全程提供先进的移动计算技术服务。
  而这并不是孤例。实际上,从都灵冬奥会到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从Volvo高尔夫中国公开赛到AT&T威廉姆斯车队F1上海站赛事,联想正通过一系列的高端赞助活动夯实ThinkPad高端商务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定位。这无疑展现出了联想对ThinkPad雄厚的资源投注力度,以及为ThinkPad品牌在商务笔记本市场领军地位保驾护航的决心。
  “联想的ThinkPad更像ThinkPad了” 。市场予以联想ThinkPad的变化积极的回应。最近,易观国际对24719名笔记本用户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发现,ThinkPad是购买笔记本的首选品牌。
  为联想打开国际化大门
  而对联想来说,把Think这一PC品牌纳入囊中,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整合这样一个国际品牌,将此双刃剑效应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联想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ThinkPad既为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把联想置于一个充满挑战的国际市场。
  在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三年内,联想在全球市场斩获颇丰,捷报频传,成功从中国的联想转变为世界的联想。据联想11月1日公布的新一季财报显示,联想个人电脑的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超过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平均增长水平,年比年增长达到23%,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的15.7%。在大中华区,第二季度联想个人电脑销量增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表示:“本季度取得的良好业绩,再一次证明联想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并购的整合阶段,开始进入到盈利性增长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产品竞争力和提高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继续把握个人电脑市场的增长机会,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市场,我们将全力推动在这些市场的发展。”
  “双品牌”渐入佳境
  不能否认,当联想在2004年以17.5亿美元收购Think品牌时,国内市场对二者的成功整合存一片喧嚣。而时过境迁,此时纵观ThinkPad在联想旗下的发展,无论是产品表现、市场销量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这是联想苦心经营近三年的成果。在ThinkPad并入联想近三年的时间里,联想方面一直将Lenovo和ThinkPad两个品牌进行“双轨”处理,前者针对大众市场,而后者则针对高端市场。ThinkPad笔记本电脑仍牢牢占据着高端商务市场的领导地位,尽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ThinkPad在12000元以上市场仍然拥有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这足以证明ThinkPad产品一如既往的高品质。
  “联想的双品牌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仪晓辉认为,“ThinkPad和联想两个品牌覆盖的客户群并不相同, 并购Think之后,联想自身的产品同IBM的天然互补性使得外界对于整合效应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仪晓辉表示:“我们从2005年开始保持了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从去年开始ThinkPad发展速度明显增快,而ThinkCenter台式机则基本持平。”
  如今,联想通过兼并率先于国内众多PC品牌,走上了国际化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市场的成功为联想成功整合Think提供了有力证据。事实证明,ThinkPad这个PC历史上的领导者再次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而未来搭乘联想这辆急速行驶的战车,ThinkPad无疑将书写其延续15年PC品牌传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V3+

0

关注

21

粉丝

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4-10-1 08:22 , Processed in 0.1119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