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17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终极商务利器!联想Thinkpad T410s评测

[复制链接]
5179 7
引言:笔记本发展了近三十年,三十年在很多行业还只是成长阶段,但对于技术不断更迭的PC产业来说,早已发展成竞争日常激烈的行业,品牌优胜劣汰导致不少企业都是昙花一现。草草算下来能让我们记住并成为经典的品牌并不多,而作为商务代表Thinkpad是这种经典传承的代表。

   我们喜爱Thinkpad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经典务实的设计。在笔者印象中,从T31、T41、T61、到T400,每一款产品的上市都会引来极大关注。传承经典与创新改进是Thinkpad能够在众多品牌中成为“常青藤”的原因。
   今年随着intel新酷睿家族的发布,联想Thinkpad 旗舰产品T410S也顺势而发,在笔者眼中最喜欢Thinkpad中的T系列和X系列,X系列是将轻薄作为产品诉求第一位,而T系列则是保证轻薄同时最大化追求性能。因此T系列代表着Thinkpad最主流产品的表现。T410s除了平台升级之外,在一些设计上也做轻微的改动。关于T410s在设计以及性能上的表现,我们将在下文做出分析。

评论 7

地瓜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Thinkpad设计,小黑的粉丝团们早已耳熟能详。Thinkpad在设计上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源于两大经典设计。一是采用了玻璃、炭纤维的合成材料机身,另外一点就是它经典的防滚架设计。
   其实Thinkpad产品经历了这么多年改进,在各个方面已经做的非常出色。T410s在外观设计上与T400已经并无太大变化,从正面顶盖看,最明显的变化是在T400s加入的Lenovo商标在T410s中取消了,对此有两种猜测:一种是为了机身表面更简洁、干净、还原原汁原味小黑的造型,另一种是在仍有不少人对Lenovo缺乏认同感,弱化Lenovo突出Thinkpad品牌,只是品牌宣传的一个策略而已。

   玻璃、碳纤维材质重量轻,同时拥有良好的坚固度。在Thinkpad T系列产品中,细节也处理的最好的,表面采用了类肤质的喷漆涂层,手感细腻温润,同时拥有很强的摩擦力,拿在手里不会轻易跌落。

    Thinkpad的Roll Cage防滚架采用了镁制金属材料,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F1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防滚架。它能够保护机身的电子元器件,不会因外力冲击造成损坏,防滚架由七个隔断框架构成,能够让笔记本的抗压强度提高20%—40%,减压性能提高30%。

  
T410s侧面角度外观

    在设计风格上仍然坚持Thinkpad一板一眼的设计,看起来四四方方,棱角分明。虽然目前Thinkpad中也有红色、灰色、白色多种外观,但在T系列中仍然一贯坚持采用了黑色外观。


边角硬朗的风格设计


顶盖上状态指示灯


   笔记本A面一端设置了几个指示灯,分别是休眠、电池工作状态的显示。这样不用开盖即可了解电池的充电状况。


T410s外观设计


屏幕开阖角度能够达到180°

   转轴仍然延续之前经典的设计,转轴的阻尼力控制的非常好。一根手指即可轻轻推开,并且不会产生任何晃动。得益于出色的转轴设计,屏幕最大开阖角度能够达到180度。

  

    重量方面对比,与T400s相差不大。我们对比之前的T400s评测文章。携带重量减轻了0.03公斤,旅行重量减轻了0.01公斤。由于产品本身还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这个重量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与同类14英寸笔记本对比,T410s至少轻了0.5公斤。不管是背在身上还是拿在手里,都会明显轻松不少。

地瓜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前面已经说了,T系列作为主流的旗舰机型是将性能放在第一位的,不过并不意味着T410s在轻薄设计上作出妥协,在保证相对轻薄机身的同时也要具有完善的接口功能。


左侧接口依次为:排风口、USB接口、耳机插孔、SD读卡器

  

    左侧接口在布局上相对宽松,大部分接口靠近转轴处,左侧设计了一个USB接口,方便用户接入鼠标等常用设备。与大多数笔记本不同的是,T410s只提供了音频输入口,并没有提供音频的输入端以及麦克插孔。


前端顶盖卡扣设计


右侧接口:无线网络开关、DVD刻录光驱、安全锁孔

  

    机身右侧同样没有设计过多的接口,除了可拆卸的光驱之外,最实用也只有无线网络开关了,这里虽然没有设计指示灯,但设计者很细心,开启后里面的绿色部分会显露出来,便于用户识别网络状态。


后端接口:电源接口、VGA输出、网线接口、USB2.0/充电、USB2.0/eSATA、DisplayPort视频输出、排风口。

  

   在如今大量使用下沉式转轴设计的笔记本中,也许大量接口后置的产品越来越少,像Thinkpad一直坚持自我的风格的产品也更少见。T410s和T400s一样将大量接口,其中2组USB接口带有复合功能,分别带有充电和连接eSATA设备功能,充分利用空间。

地瓜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身的B面和C面仍没有太大的改观,保持着T系列一贯简洁、实用的风格,Thinkpad这种一成不变的风格,早已成为商务本设计的典范。


T400s操作区域设计


采用1440×900 LED背光屏幕

    为了延续这种经典的设计,Thinkpad每次改动都谨小慎微,往往是当一种标准普遍认可之后才会应用到Thinkpad产品中。当初屏幕比例从4:3变成宽屏的16:10经历的一番挣扎,而如今大部分笔记本都采用了16:9的标准下,T410s仍然沿用16:10的标准。其中一个原因是不轻易改动的谨慎风格,另外是屏幕比例变化会对模具设计有较大影响,需要重新设计外观模具,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为了增加屏幕顶盖与C面的契合度,屏幕顶盖边缘有一个突起的边缘设计,这样合上顶盖不仅让外观看起了更具整体性,同时增加了机身的稳固度。屏幕上方设计了网络摄像头,同时在摄像头的旁边增加了一个辅助照明灯,这样设计兼顾了摄像头和键盘的辅助照明。摄像头两侧各有一个麦克风接受孔,组成了麦克风接受阵列。


T410s整体键盘设计

   ThinkPad在键盘方面设计非常细心,注意每一个细节。根据人体手掌位置,来定义每一个按键表面的倾斜程度。因此我们在用拇指敲击空格键或按Fn、方向键的时候,会明显感觉舒适很多。

  

   键盘上方是一排快捷键,其中经典的蓝色ThinkVantage键最醒目,其他几个按键分别是静音和音量控制键。


Thinkpad中小红点设计

   小红点是ThinkPad另一个经典的设计,对于用惯了ThinkPad笔记本的人来说,小红点更好用,效率也更高,基本可以取代触摸板。


T410s 触摸板设计

    虽然有了红蓝条指点杆,但在下方还是加入了传统的触摸板设计,为了增加手感,在触摸板上增加了很多颗粒塑胶点。

  

   左右掌托分别是酷睿i5和Thinkpad商标,另外在右侧方向键的下方设置了指纹识别器,对于商务本来说,为了增加安全性,指纹识别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整体设计

地瓜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身的背面没有采用类肤质的涂层,而是采用了相对粗糙一点的磨砂表面。为增加机身的密封性,背面并没有设计过多的被动散热方式,仅仅在机身边缘以及重要部件看到面积非常小散热孔。


T410s机身背面设计

  

   T410s背面仍然保留了扩展坞,拓展坞能够带来更丰富功能,例如增加接口数量,外置大容量电池等等,非常实用。 另外键盘加入了防水设计,键盘表面不小心撒了少许水并不会渗入笔记本内部。在键盘下面有一条专用的“排水沟”直通笔记本底部。电池仓内部预留了3G模块,为之后产品升级预留了空间。


44Wh的锂聚合物电池

   T410s采用了一块3900mAh 44Wh的锂聚合物电池,与T400s相比电池容量并没有发生变化,通过软件测试,其续航时间大概能够达到4小时左右,与上代产品并无太大差异。


可卸光驱模块

地瓜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2010年初,intel升级至新酷睿平台后,引发了众多笔记本厂商的升级换代。T400s升级到T410s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配置上的变化。我们知道上一代产品T400s采用的是低电压处理器SP9600,由于新酷睿平台整合了集成显卡,在功耗方面控制的更好,在T410s使用了主流的i5 M520处理器,主频为2.4GHz,配备了3MB二级缓存,双核四线程。

   在芯片组方面与消费笔记本有一点变化,采用了规格更高的QS57芯片,由于北桥芯片已经整合在处理器之中,因此我们现在说的芯片组都泛指之前的南桥。QS57芯片组更多功能应用在商用领域,支持Intel AMT 6.0,Brainwood内存,Intel快速存储技术和AP-p。它和QM57区别是,QS57不能支持Clarksfield四核心处理器。

处  理  器Intel 酷睿i5 M520 2.40GHz
芯  片  组Intel QS57
内存大小2GB DDR3-1066
硬盘容量128GB SSD SATA
显卡芯片Intel GMA 4500MHD 最大共享内存220MB
音效设备内置立体声音效芯片,双通道立体声扬声器
产品规格336×239×16-25mm,重1.8/2.16KG
屏幕规格14.0英寸 TFT WXGA 1366×768 LED
无线网卡Intel Wireless WiFi Link5300AGN无线网卡(802.11a/g/n)
光驱规格SuperMulti DVD双层刻录光驱
功能接口USB×2、VGA、RJ45、e-SATA、Display-Port、
Express-Card、ThinkPad专用扩展坞、音频I/O、读卡器、
电池容量6芯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约为4小时
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 Business
产品特性ThinkPad实用工具软件;
铝镁合金机身;
镁制防滚架;
键盘灯等人性化设计;
目前报价即将上市

   存储方面使用了128GB SSD硬盘,相对普通硬盘来说,SSD硬盘能够带来更好的安全性,同时读取速率也会大大提高。在评测部分关于硬盘方面的表现,会有具体的数据。

地瓜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Thinkpad 的T系列产品来说,性能部分一直是关注的重点,T410s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新酷睿平台,将显卡和北桥芯片整合在处理器之中,而采用的i5处理器加了多线程技术,使得效能进一步提升。

处理器性能
CINEBENCH R10
单核心测试2585
多核心测试6160
OpenGL测试1772
处理器性能
CINEBENCH R11.5
处理器1.86
处理器(单核心)0.73
MP Ratio2.54
OpenGL测试1.28
内存性能
Everest Memory Test
(单位 MB/s)
读取速率6419
写入速率7101
拷贝速率6939
延时111.7ns
硬盘性能
HD Tune
(单位 MB/s)
平均读取速率155.9
最低读取速率140.2
最高读取速率163.2
平均寻道时间0.2ms
显卡性能
3DMark 06
3DMARK得分1520
SM2.0得分466
HDR/SM3.0得分644
处理器得分1315
显卡性能
3DMark Vantage
3DMARK得分——
处理器得分——
显示核心得分——

    对于多线程技术的加入,体现最明显的还是在于多任务渲染CINEBENCH R10测试中,单核心模式下成绩为2500分,而在多核心多任务模式下,性能提升了2.34倍,达到了6000多分,而在酷睿2时代,通常在多任务模式下性能大概也只有不到2倍的提升,因此多线程技术的加入对于系统效能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Win7 操作系统性能检索处理器--
内存-
图形-
游戏图形-
主硬盘-
PCMark 05PCMARK Score7382
CPU Score6367
Memory Score5547
Graphics Score2503
HDD Score23893
PCMark VantagePCMARK Score8225
Memories Score4206
TV and Movies Score3745
Gaming Score5544
Music Score9948
Communication Score8371
Productivity Score9158
HDD Score20931
MobileMark 2007Battery Life Rating——
Performance——

    从PCMark Vantage中能够看出出色的性能表现,总成绩达到了8225高分,除了处理器方面表现出色,带动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另一个方面就是SSD硬盘的高分成绩。其中HDD部分获得了20931成绩,而在磁盘性能测试中平均读取速率达到了155MB/秒,可以说极大改善了硬盘系统瓶颈。作为商务本来说,intel还加入了一些针对商业领域的虚拟化技术,使其能够适用不同环境。

    编辑点评:Thinkpad T系列产品在市场中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在主流高端的商务市场Thinkpad T系列也有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从我们评测结果来看,T410s在外观方面做出的改动不是很大,但更替平台后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功耗也进一步降低。T410s一些高配机型采用了触控屏幕,可以说是在创新方面做出的一些尝试,不过我们还没有拿到相关机型测试,我们将在今后推出相关内容的测试报告,希望网友能够继续关注!

caojin  V3+  发表于 2010-4-1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呀,很漂亮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7

粉丝

267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5-1-12 10:00 , Processed in 0.4177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