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国际化“悲壮”突围
2月9日,从美国归来的柳传志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正式”就“复出”一事剖白心迹。半年以来,柳传志不由自主地卷入了一股情绪的洪流之中。究竟要不要“复出”?这个问题让柳传志反复掂量、斟酌。 2009年1月23日,联想集团(00992.HK)股价探底至1.35港元,而在一年前股价的高点则是7.41港元。市值大幅蒸发、季度财报的难堪、文化融合的艰辛……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联想的国际化已经进入到一个紧张而窘迫的关键时刻。柳传志的“必答题” 北京奥运会之后,柳传志郑重考虑“个人问题”。彼时,在柳的旁侧,多了一个“特别助理”,他就是吴亦兵,此人曾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奥运会前一个月,吴亦兵“转岗”至联想控股,出任常务副总裁。朱立南(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联想集团非行董事)与吴亦兵联袂,为柳传志的“复出”消除了后顾之忧。2008年末以来,朱立南与吴亦兵双双成为传闻的焦点,其间,多家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讯息披露,“朱立南或者吴亦兵将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之职。”“柳总出来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这个事情不用我们劝,是顺理成章。”朱立南不太愿意使用“出山”这个词,“如果非要说‘出山’的话,柳总、元庆都属于‘出山’。并购之初,董事会有一个共识,先期聘请一位跨国公司的高管来担任CEO,但是5年之内,希望元庆能够替代‘洋CEO’。柳总复出,元庆做CEO,这样的职位安排其实并不突兀。”
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言及过往的传闻,朱立南一笑置之。“元庆做了4年的董事局主席,业绩不好时,他的心情很沉重,柳总、阿梅里奥、董事会成员心情都会比较沉重。元庆很刚强,不会轻易趴下的,他不是那种举手投降的人。如果元庆离开的话,那不是自请责罚而是逃跑。他不会。”
通过对联想集团内部的采访,记者发现,并购IBMPC部门之后,联想内部存在效率、速度、执行等问题。对此,朱立南的解释是,“效率、速度、执行这些问题,是国际化过程中的阵痛,有人将此上升到文化融合的高度来评论。我不觉得这是文化的问题,IBM的原有客户以商业客户为主,这对供应链体系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尤其需要一整套的系统、体系支持,但是联想以前并不具备这样的供应链体系。调整、重建、磨合、协同,这都需要充足的时间实现优化。沟通方面产生障碍,是正常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无缝对接。”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因为文化融合导致业务‘塌方’的情况。”朱立南坦称,“文化融合还没有达到完满地步,仍需努力。文化也需要优化和整合,如何去塑造一种更适合于国际化联想的企业文化,这是关键问题。”
3年之内 联想“反转”?
记者递给柳传志一张打印纸,上面写着联想一些员工的“不满”与“不解”。“这些问题我都知道,我会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员工们搞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说这番话时,柳传志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与安然。这一次的人事变动,联想集团企业运营高级副总裁Rory
Read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美国人Rory Read是IBM的旧部,很有情商,是个多面手,他对柳总非常尊敬,非常钦佩。由他来协助元庆管理日常业务,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组合。”联想集团内部人士说。朱立南透露,“董事会希望3年之内联想的业绩能有实质性的改变与提升,但是也不给元庆过多的压力。”
柳传志表示,“联想在并购过程中还是取得了成绩的,但文化磨合一定是并购之后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国际人士没有经验,中国人也没有经验。尽管联想有一套在中国的打法,但是在国外怎么实现,都是需要学习和研究的。”
“感觉联想好像是一群被网套住的鱼,每条鱼都很有力量,但都在朝不同的方向游,如果能有一股力量把大家的方向校正并且统一,那就完全可以冲破网的束缚了。”联想的一位员工说。频繁的组织与人事变革,让联想处于激荡变局之中,员工们已经没有太多耐心。
页:
[1]